「往桶裡一倒,那白色似顆粒又似粉末的物品,

    就逐漸地與最上層的芒果浸濕、融合在一起。
    對於那神秘的物品,我們家都是第一次看到。」

 

 

民國113年12月17日星期二,平凡的一天,中午吃飽後翻閱手機,隨意看了一下新聞報導,
突然看到了知名品牌廠商,從美國進口的肉桂粉被驗出了一級致癌物-環氧乙烷;
韓國進口的餅乾,也被驗出了含非法著色劑;甚至是越南、印度輸入的胡椒、辣椒也被檢出色素蘇丹紅。

如果是不在乎、或是不了解食品添加物的人,
應該是繼續滑到其他則新聞。
但對於從事食品行業相關的業者,
應該多多少少都會留意,這也讓我們不禁想起了在成立幸福果舖以前的代工故事。
 

在民國85年(1996)以前,果乾加工才剛開始萌芽的時期,
屏東的鄉下,僅有一台中古柴油烘乾機的我們,居然也能接到一筆大訂單。
訂單的業主現在已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果乾代工廠。
在早期果乾還不盛行的時候,他們是到南部各地的水果代工廠找人代工削水果,
其中就包含了我們家。
 
年代久遠的老柴油烘乾機  ↓ ↓ ↓    (翻老照片翻了好久)
 
那時的委託人,親自來到屏東,討論他們所需的芒果肉數量與代工金額費用;
在芒果的果肉削了差不多的量,正擺在一旁等待冰入冷凍庫時,
就看到業主從車裡拿出一個綠色的罐子,類似裝胡椒的那種調味瓶,向我們展示了一番。
先是隨機選中一桶削好的芒果果肉,掀開蓋子檢視完果肉後,
邊說邊同時將右手拿著的調味瓶往桶裡一倒
:「像安捏」
那白色似顆粒又似粉末的物品,就逐漸地與最上層的芒果浸濕、融合在一起。
至於持續削著芒果的我們,你看我我看你,沒人說話只知道照做就好。
對於那神秘的物品,我們家都是第一次看到。
在代工幾次後,家父忍不住問了委託人,
但委託人並沒有正面回答,只要求我們繼續製作即可。
一直到多年後,才終於了解到,原來那是食品添加物-己二烯酸鉀
也就是俗稱的防腐劑。
 
那個神祕物品大概長這樣 ↓ ↓ ↓
(圖片取自網路)
 

關於食品添加物的用途,本意並非不良,
原本就是為了避免食物的變質腐敗導致食用後造成人體傷害。
但,相對有問題的,在於我國早期對於食品添加物的劑量多寡並沒有那麼詳細的規範,
導致早期的食品代工、加工出現了一個很滑稽的現象。
委託人要求粉末倒在最上層的芒果果肉上,等待他後續融化往下滲到其他果肉,
但這樣的方式,最上層的芒果果肉吸收到的劑量是不是就會超級高? 
吃到最上面幾片果乾的客人,是不是就吃下了「超級防腐芒果乾」?
總使用劑量沒有超標,但添加方式的不同,卻造成了完全不同劑量的防腐果乾產生。

時至今日,食品添加物的品項、使用規範,一直不斷的更新、修正,
卻還是有可能吃到超量添加、或是添加不均,甚至是違法添加的食物,
一吃到就會開始喉嚨發癢、甚至是皮膚過敏、氣喘等,
但你我卻不知道原因出在哪,只知道掛號看醫生吃抗過敏藥。
 
......(待續)